微信扫码进入果动赛事助手报名↓
2025南昌马拉松报名须知
一、基本信息
(一)起跑时间:
2025年11月9日(星期日)早上7:30
(二)比赛项目及规模:
马拉松(42.195公里):20000人
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12000人
欢乐跑(家庭跑)(约5公里):6000人
二、特别注意事项
(一)赛前选手必须时刻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赛前突发的感冒、发热、病毒性感染等疾病,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既往病史:冠心病史(尤其是心梗)、高血压病史及猝死家族史等。
(二)请在报名前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参赛项目,提交报名前务必检查所填写的报名信息,报名成功后无法更换项目,报名信息无法修改。
三、报名费用
(一)马拉松200元/人,半程马拉松150元/人,欢乐跑(家庭跑)50元/人。
(二)支付方式
通过报名平台支付宝、微信支付
四、报名时间及流程
(一)报名流程:
1.第一阶段:预报名
(1)预报名时间:2025年8月8日14:00-8月18日17:00。有意愿候补的选手需在预报名时勾选候补选项,方可有机会获得候补资格。
2.第二阶段:直通选手缴费
(1)公布直通选手名单时间:8月22日10:00。
(2)审核通过的直通选手请于名单公布后的3天内(8月22日10:00-8月25日17:00)进行自选参赛号码并且完成缴费,逾期未付款的则视为主动放弃本次参赛资格(直通条件见报名方式)。
3.第三阶段:中签选手及入选候补选手缴费
(1)公布中签选手及入选候补选手名单时间:8月下旬
(2)缴费时间:中签选手及入选候补选手请于名单公布后的5日内完成缴费,逾期未付款的则视为主动放弃本次参赛资格。
4.第四阶段:候补阶段
9月上旬将公布第一批候补成功选手名单及候补号顺序,有选手退出时,按照候补号顺序由候补选手替补。10月9日之后不可退出,报名工作结束。
5.未候补成功的选手,组委会将于报名工作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将报名费原路退回,选手可自行通过原支付渠道、账号查询退款情况。
(三)候补及退出报名
1.候补机制
已获得参赛名额的选手如无法参加比赛可在赛事退款规则基础上在官网办理退出手续,有选手退出时,按照候补号顺序由候补选手替补。
2.退款规则
(1)已获得参赛名额的选手可点击报名详情页面的“退出报名”按钮自行办理退款申请。因部分赛事物料下单周期问题,在9月20日(含)之前退出的退还全额报名费,9月21日-9月30日(含)退出的退还80%报名费,10月1日-10月9日(含)退出的退还60%报名费,系统将在收到退出申请后一周内办理退款,10月9日之后不可退出。
(2)候补等待的选手可申请全额退款,如候补成功,则退款规则与已获得参赛名额选手一致。10月9日后未候补成功的选手,组委会将在一周内安排金额退款。
(四)选手自我评估方面:选手有猝死家族史、冠心病史(心梗)、严重高血压病史、重度糖尿病史等不建议参赛。
五、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式: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家庭跑)项目采取网络预报名,先抽签、后缴费。
1.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家庭跑)项目通过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在指定时间段进行报名及缴费:
南昌马拉松官方网站:www.nanchangmarathon.cn
南昌马拉松微信公众号:南昌马拉松
(二)可直接获得参赛资格选手
1.组委会邀请的精英选手;
精英选手分为国际精英选手、国内精英选手、其他特邀选手。国际精英选手为符合赛事等级标准及参赛资格的外籍选手,国内精英选手为当前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注册检查库及检查库中的选手,其他特邀选手为组委会定向发出参赛邀请的非国际精英选手、国内精英选手。上述人员为组委会定向邀请,不可以作为大众选手报名参赛。精英选手如需报名参赛,请与组委会邮箱(NANCHANG42195@163.com)联系。
2.成绩直通选手
报名马拉松项目的选手,根据其“中国马拉松”网站可查询到的认证为“A类赛事”且举办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8日的赛事中,男子马拉松项目最好成绩在3小时(不含)以内的,女子马拉松项目最好成绩在3小时20分(不含)以内的,可获得成绩直通入围资格。男、女马拉松项目各取最多3000人获得直通资格,如获得入围资格的人数超过3000人,则相应项目取得入围资格的选手按成绩排名取前3000名获得直通资格。
3.公益直通选手
本次赛事共开放200个公益名额,其中马拉松项目150个,半程马拉松项目50个,各公益项目的公益名额报满截止,选报公益名额的选手可免于抽签,直接获得参赛资格。公益名额一经确认,不接受退出,公益名额所得全部报名费用将捐献给官方公益机构。
4.传承直通选手
连续六年参加南昌马拉松并完赛选手(欢乐跑、家庭跑除外),可任选半程与全程马拉松项目直通。连续六年参赛并完赛的选手将拥有本届赛事专属号码布(欢乐跑、家庭跑除外)
5.其他特邀名额
本次比赛设置配速员、各级赞助商、合作伙伴及赛事配套活动等直通名额。
(三)不予报名参赛的选手:
1.因违反田径竞赛规则和相关赛事规程,被世界田联、中国田径协会及江西省田径运动协会处以禁赛处罚的选手。
2.因违反由组委会及运营单位所承办的各项赛事有关规程,被组委会处以禁赛处罚的选手。
3.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规则》的要求,从注册检查库和检查库中提交退役申请或未完成复出申请的选手不得参加比赛,如需参赛应当提前6个月向反兴奋剂中心提交书面申请,并按规定申报行踪信息,确保自己能够接受兴奋剂检查,获得批准申请后,方能参加比赛,如退役选手违规参赛,将取消其比赛成绩。
六、报名信息
(一)年龄要求:
1.马拉松:年满20周岁(2005年12月31日前出生)。
2.半程马拉松:年满16周岁(2009年12月31日前出生)。
3.欢乐跑:年满13周岁(2012年12月31日前出生)。
4.家庭跑:未年满13周岁仅限报家庭跑,每组家庭跑最多可报5人且必须至少有一位监护人和一位13岁以下(2013年1月1日后出生)儿童报名。
5.未满18周岁(2008年1月1日后出生)参赛者参赛,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需签署参赛者声明。
6.年满65周岁(1960年12月31日前出生)以上参赛选手必须有直系家属签名,并且参赛选手针对自身体质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赛。
(二)健康要求
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高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经常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合适项目参赛,并已确认参赛声明中的有关条款。
有以下身体状况者不宜参加本次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
6.妊娠期孕妇;
7.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
8.比赛前一晚大量饮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
9.患有感染性疾病未痊愈;
10.其他不适合运动的情况。
选手应在赛前12个月内在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体检,赛前体检包括血压及常规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运动平板试验(三项之一即可),如血压过高或心电图明显异常(例如显著心动过缓等)需加做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不可相互替代,并结合体检报告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确认是否可以参加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比赛。因个人身体及其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责任。
(三)所有参赛选手均需签署《健康参赛承诺书》。
七、重要说明事项
(一)为加强赛风赛纪管理,赛事组委会严禁私自转让(卖)或接受转让(买)参赛资格,禁止一切替跑、蹭跑、伪造号码布及使用非赛事号码布者进入赛道参赛。一经查出,对违规者将终身禁止参加南昌马拉松组委会举办的各项赛事,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由于替跑、蹭跑、伪造号码布等违规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违规者自行承担,对造成经济损失及严重影响的,组委会还将保留追究违规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二)组委会将对起点、各分段计时点、折返点及终点进行录像监控。在比赛期间、比赛相关活动期间,出现下列问题之一者,组委会将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比赛资格及成绩、禁赛1-2年及终身禁赛等处罚,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
1.选手携带他人计时芯片或一名选手同时携带2枚以上(含2枚)计时芯片参加比赛(含男选手携带女选手芯片的);
2.不按规定的起跑顺序,在非指定区域起跑;
3.起跑有违反规则行为;
4.以接力方式完成比赛;
5.关门时间到后不听劝阻、不停止比赛,或退出比赛后又返回赛道;
6.离开赛道,抄近道或使用任意交通工具途中插入赛道;
7.不按规定要求,重复通过终点、未跑完全程私自通过终点领取完赛奖牌及纪念品;
8.在起跑线与终点线附近或赛道当中滞留(如跳舞、表演、拍照或其他影响他人比赛的行为);
9.不按规定要求携带本人号码布通过终点;
10.私自伪造号码布、使用其他赛事或往届南昌马拉松号码布通过终点领取完赛奖牌等;
11.私自篡改、遮挡号码布参赛;
12.利用虚假年龄、虚假信息或冒充其他选手报名获取参赛资格;
13.隐瞒身体疾病参赛的;
14.出现不文明行为(如随地便溺、乱扔垃圾等);
15.不服从赛事工作人员的指挥,干扰裁判执裁、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妨碍比赛秩序的行为;
16.其他违反竞赛规则及规程规定的行为。除了以上违规者外,针对其他违反世界田联和中国田协相关规定的跑者,裁判长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八、报名咨询
1.官方网站:www.nanchangmarathon.cn
2.官方微信公众号:南昌马拉松
3.咨询电话:0791-82760195(服务时间:法定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
4.邮箱:NANCHANG42195@163.com
九、选手参赛物资领取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在赛前查阅赛事微信公众号所公布的《参赛物品领取须知》。
十、未尽事项,另行通知。解释权属于南昌马拉松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