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夏之约——崇礼168团队赛
手机用户538819 2020-08-21 22:45 比赛

分为赛前、赛时、赛后三个部分,标准三段论,7000多字,看比赛部分直接快进到第二部分。

赛前:报名→意外→装备→太舞

赛时:凌晨→起点→会合→各自为战→追及→一起冲线吧

赛后:相遇→小河→感受→回望

 

Part1【赛前】所有的意外都有意义

开篇得从解放军说起。

 

作为一个996的上班族,其实没有多少跑步时间,也不追求长距离,每年只有两个越野感兴趣:夏天的崇礼赛和冬天的凤凰岭。

所有的越野赛经历也无非是2017的崇礼10km2018崇礼25km2019爱江山29km和崇礼50km,等等,这些距离的比赛,在大佬眼中就是幼儿园级别吧。

幸好我只是在意路上的天地宽广与自由奔跑,短距离越野,也是越野呀!

b844257b756806271afc0c413bd86d2d

[2019.6.30崇礼50km]

 

想和去年一样跑50km,不知道为啥50km只有团队赛了,也不知道如何报名,就在群里感慨了一下。结果解放军联系说可以组队,问我要不要参加,最后才知道不但不用考虑如何报名,报名费还是赞助的,不但报名费赞助,还送一套很帅很有助力感的X-BIONIC运动装@@

那就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要来了。——隆重感谢解放军mm

 

由于疫情,比赛调了一次时间,准备阶段是暑假最忙的阶段,训练量差点,但是队友都比较熟悉,只是一起安全完赛肯定没问题的。结果最后女生换来了李颖大神,与路总、我,组成了X-BIONIC2团队,路总很早之前就已经起名为“水木老友”,准备出征啦!
最后李颖以6:22完赛,直接比俩男生快了1小时11分钟,汗颜~

e6625069327f0166a58227da899b8055

 

(以下部分为个人感慨,可以直接跳到比赛部分)

转眼就到了赛前一天。8.14下午忙完工作匆匆赶往地铁站,7点多准时出站,天色尚可,太阳已下山——这是真的“下山了”,莫非“下山”这个词是某个山民,或某位大神旅居山间时的创意?

 

316f026b3f4de8a20c6d9d63186cf05f

[出站后,太阳下山]

 

但是在下车前10分钟,接到电话说住宿旅馆让我马上与其联系——这是个重要事件,整个影响了接下来18个小时的多数事情。

 

系统发了电话过来,我也第一时间打了过去——同队都住崇礼县城,我住太舞,定的有点晚,以至于崇礼还能随便定而太舞只有大酒店了(看见的便宜可定的鹰巢旅舍全是仅限女生…),是我今天来晚了,需要确认啥信息么?

 

结果电话打了几个都没人接——什么情况?

出门看了看标识2km的距离感觉倒是很近,问题是整个地方都在施工,路很窄很破,来往车辆几乎占满了路面,此刻满眼全是冲天的黄色灰土。

 

问出租车,对方不感兴趣,说让那边去等公交。公交都没人呀,几点出发都不知道,2km不是腿着20多分钟就到了么?就去走走看,出去两百米被灰尘和车辆劝退,然后决定还是打车,大不了开高价,发现来回耽误的时间,等候区已经排满了,刚才几辆出租车已不见踪影……

天色已暗,本来想着先去县城领装备也可以,但看这交通状况,又怕回来没地住了怕不是得露宿荒野,再打电话还是不通,真是令人纠结。那就先去住处看看,住下了空身回来去领装备应该比较快,8点多再出发去县城,九点半到也不耽误领装备(终止于10:00)和回住所12点前入睡,总比3点起床坐摆渡车来太舞起点要好一些。

等等,为什么这件事说这么多?是因为选择的意义。生活中总有各种事情发生,重要的一点就是遇到各种情况之后的反应和选择。

 

于是就顶着灰土出发了,书包的重量主要来自单反和两个镜头,然后就是比赛的强制装备了。结果没走几百米,一个水泥斜坡上不知为啥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砂石,脚下一滑就摔倒了,膝盖和支撑手生疼——日常出门都是长裤,今天着急,恰好又是短裤状态,这下好了,膝盖下方大片伤,满眼看去都是血。手上也四五个出血点和在黑夜也清晰可见的伤口,简直帅呆——我是参加的团体赛啊,怎么能受伤呢!

 

这时候恰好还下起了雨,暗夜、伤口、灰土、来往相接的颠簸车辆在排排队,一时之间令人发呆。好吧,想了一下还是先到宾馆,然后找消毒物品。先停下来打开矿泉水冲洗了一下伤口上的灰土,继续走。

难道说此次的崇礼之行就是这样了么?往年的阳光、清新与美好都成了幻影,变成了此时的杂乱、灰土,还有意外的受伤?不应该是这样啊!

cb298fcaa439ce0fee2ec8eeb6036672

[2019.太舞]

 

可还得继续走,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应不应该,只有选择,和之后的坚持

各种折腾之后,按着导航居然找不到地方,后来终于联系上了住所,居然是雪麓居的业主房,需要微信交1千的押金……当时非常的不爽,让及时联系,又不及时接电话回复,绕半天就押金这么点事。前后耽误了一个小时还摔了状况不明的一跤,其实是很有点情绪的,忍不住吐槽了一下,虽然表现的比较克制。但想一想,还是自己不够淡定沉着呀,要再宁静!

 

我说明了一下情况,押金可以交,暂不去入住了,先去领装备。既然能住下,又怕什么早晚呢? 赶回车站的路上还算顺利,雨也没有变得更大,至少一顶普通的帽子都还没有淋透,回到车站先买了一小瓶白酒,然后就赶上一辆去往县城的10路车正要出发,好巧!

来到车门处,司机还等我用白酒冲洗了伤口才开车。刚才还感慨运气不佳,此刻是运气变好了么?到了车上,雨才慢慢变大的,而下车时雨已停。是的,一切其实还好,往昔的明亮纯净,此刻的灰土和夜雨泥泞,都是崇礼真实的模样,正如看一个人,要看到他的阳光,也要看到他的阴影,而不只是心中想象的样子

 

领完物品后就遇到了美丽的喷泉,和大家一样,驻足拍照,拍视频——人类果然是视觉动物呀。

99b72c8811781f55726e62a089e01a41

 

返回时已经快9点半,此时想起还有一件重要事情没做——还没吃晚饭!明早6点的比赛,饿一晚上绝对不是好主意。经过冰雪广场时,果断下车,绕了一小圈,找到一个店要了一碗面、几个串和一瓶北冰洋。顺便借着灯光看了看伤口的情况。(有晕血倾向勿看)

 

d2174a734067d0ef0f4340e6bc41adef

从走路感觉来看,有一点疼,但没有伤到骨头或关节,对跑步来说影响不大。

 

吃饭时还能听到冰雪广场的歌声,看见闪耀变换的彩灯光。这几天,又变成了崇礼的节日。吃完饭,在冰雪广场恰好赶上10点整的摆渡车,运动员免费,真好。不过,最后去太舞的路被长长的车队堵住了,停在了鹰巢旅舍前几百米,已经1120,剩下的路,还是要自己走过去,那就午夜漫步一下。强制装备的头灯在此刻发挥了作用。没走一半,一辆小车停在身边,“嘿,去太舞么?带你一程”。那就不客气了。上车后问:你也是来比赛的么?“哦,我不比赛,就住一店。”现在回想,应该也是为了之后那天全程堵路的崇礼迷笛音乐节。

 

——不用感慨运气的好坏,调整心态,行动果断,随时可能有新的美好发生

 

住下来稍作收拾,已经11点半多,前台问了一下有没有医疗点,她说缆车方向有。去转了好几圈,终于在四五次问询后找到了正确的指引,去医疗点处理了一下伤口,用掉几十根棉签,把大大小小的伤口清洗干净,已经过了12点。

然而我没有马上回去,外面还有卖卤煮、玉米的几处小摊(这应该也是为音乐节准备的),去买了一包方便面,一盒牛奶,准备作为明天的早餐(谁知道这时候连面包都没处买了。。。)然后,安安静静拍了一会儿夜景——专门背来相机,不就是想来拍星夜么?可惜天上全是云。

8be451ba189ad5d2d0a71313500816ca

试了一下长曝光,还是能看见不少星星的,星光都在云朵后~

 

b90482df985a59ece48206dd993752f6

已过12点,太舞雪道的彩灯都关了,而右侧这盏路灯的光芒真好看。

 

每一位参赛选手,在比赛时的所见所历,其实都差不太多,成绩也就差那么几小时或几十小时,差别远小于赛前各自几十年的生活和经历。出发前的这次波折,可能避免了我对赛道的轻视,避免了我穿路跑鞋上赛道,避免了可能的摔伤和扭伤,谁知道呢?

 

回去继续收拾装备,打开组委会的号码布等,收获两个意外惊喜:

第一,有一张号码是“起点存包”,说明考虑到了起终点的不一致,不用在宾馆存包,赛后专门跑一趟,直接打包所有物品去起点即可。

第二,附赠的空顶帽戴上很适合,之前戴什么帽子都觉得不好看,这一顶感觉很合适,特别是我一套都是蓝黑色,配这个蓝白很和谐:)

第二天才想起晚上入睡前没拍装备定妆照。不过一向也没这个习惯,毕竟装备只是辅助,在赛道上奔腾的心,才是越野赛里最大的真实

 

Part2【赛时】团队的激励无处不在

准备好衣装背包,怕伤口粘被子,穿着长裤躺下,晚上1点多一点才睡着。定的5:15闹钟,勉强能睡4小时。结果也许心里有事,4:50就自然醒了。

然后开始各种胡思乱想:

上周的21km距离适应跑,就是因为没睡好,只跑了19km,今天睡的更少,心率好像还很快,能不能跑好呢?

睡得少,又带伤,是不是可以当作在参加更长距离比赛,我还赚了几小时的睡眠?……

不,不仅如此,我的伤和要奔跑的距离,是不是之前各种红军时期的战斗急行军?这样一想,这个摔伤简直太小儿科,要体会一下先烈们的血性!

 

闹钟真的响了之后才起来。背上大包小包从小镇跑到鹰巢存好包进入起点区,已经是5:50多,离起跑时间很近了。迎面看清的第一个人就是陶燕茹mm哎,单项站台大神怎么来参加团体赛了?

 

db48a36966daf98b34a2c0b358050d25

 

一直联系不上路总,起点如果不能在一起,那么我们三个就还没有碰过头呢,怎么能叫团队赛呢?拱门前人很多,没有看见,起点大舞台也没见着。想了想,起跑之后可以狂奔一段,要么能追上,要么能回溯总找到的。

后来想想,起点处其实大喊几声“鹿羊”,应该就能找到了。然而当时居然没想到这一点,这个日常心态,还是不够狂热啊!

 

a82b299c771a9d74092f5937a3c5bbea

[6点的阳光+自动美颜,光线略显不真实]

 

出发狂奔果然有用,一会儿就追上了路总,李颖大神在前面一点,总算会合啦!看起来状态都不错。和路总一起跑了一段,发现大神越来越远,于是在出小镇上坡之后,向前追了一段,一起说了说话。并说自己受了点伤,可能跟不上,而我和路总上下山的速度差异很大,大家就按自己的节奏完赛。就这样,战队分散出发,最后依然能会合,真的很神奇!

 

第一个坡下坡之前,个人名次估计是第十多名,下坡时就被十几个人呼啦啦超过去了。路总也轻松越过,很好,可以一路上下山时互相追逐。

 

92919917f644812795a97b3c39e5f2c5

[第一下坡路上的花丛]

 

58764fa7a503176423788d8b04376180

 

第二座山是多乐美地滑雪场的坡,坡略陡而路很美。大家的距离渐渐固定起来,实力的因素开始逐渐占据主导。

 

1523da48785fd1c646ce2ed417b7d44d

[第二座山:多乐美地雪道]

 

到第三座山时,状态明显下降,一路草比较密,高度也不低,时不时会碰到膝盖下的伤口,时不时要走的小心翼翼,也很影响心情。每次上山时都会超过路总,下山被路总超过,在下第三座山时,路总远远跑到前面了,而我走着走着,感觉身体在出虚汗,是的,以为不热,没怎么出汗,其实一直在丢失水分,日常10km轻越野不用喝水吃东西的经验,不适用于今天这样的比赛。补给点并没有带多少水,早就喝完了。

于是决定下一个补给点一定要带一瓶饮料出发。正想着,忽然发现路变窄,而且看不见路标:居然分心走错路了……原地观察了一会儿,确认路线原路返回,然后找到了路标继续行进——这一段,耽误了多少时间呀!而且一定要想办法处理一下伤口了。

 

终于,在快要下到山脚时遇到了医疗点,冲洗、上药、贴纸、绷带……虽然心里很急,已经至少被路总拉开了二三十分钟,但告诉自己:记住,你在模拟战略急行军,一定要保持清醒和沉着。既然有点虚弱,那么下一个补给点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尽量追上去,追上去!

谢过了同样很有耐心的医疗小姐姐,继续下山,感觉顺畅了一些,至少不用担心路上的花草枝叶了。然后又是一阵奔波,来到了第3补给点。

 

3eb41dd2a089486a2ee339e54cee6f50

[第三下坡路上的小花]

 

在这里好好清理了一下鞋中进的砂石,同样的鞋,记得去年一路都没有这个状况呀?看来路况影响针对很大。喝水、装水、重新固定跑松了的绷带。此时有摄像机过来拍我呢,我居然没有配合一下,就匆匆起身准备出发——缺少镜头感呀,同学。

路上的补给,似乎只有啤酒无人问津。后来一想,喝酒之后很多是晕着的,没法好好跑步,至于兴奋的那一部分,也往往是胡话多,手脚不怎么听使唤,遇到这满是碎石、草坑、泥泞的道路,那样的兴奋只意味着受伤的危险。

 

离开补给点本来想稍微慢一点,走一会儿,消消食,缓一缓再说。但是忽然想起之前的心绪:我上坡一般,下坡渣,只有平路跑算是一点优势,此刻目力所及皆为大路,再不快跑,又怎么赶回时间?于是看了一下当前里程:34.73km,赛程已过三分之二,马上出发!

 

跑了几步之后,渐渐看见了前面的几位参赛队员,互相拉开的距离很大,在山形的背景下,显出奇妙的大小对比之美,于是拍照。

 

20c776f68d0a97dd9e1b4a8c0fd9b89b

[图里有3位参赛选手哦]

 

逐渐追近。当远远就能根据速度确认能追上前面能看见的3个人时,忽然想起十几年前的厦门马拉松,那时参赛人还很少。从35km42km,凡是目力所及的任何参赛选手,都被我超过了!此时心中忽然豪气万丈,我还要做到这一点!

 

于是这平路的8km,背着全程最重状态的包,保持了平均5分半多的配速。其他人走走跑跑或速度较慢,明显在7分的水平,即1km能追回至少1分,8km抢回了至少8分钟。或者,也许是12分钟。之前因为伤口影响了5分钟,包扎伤口耽误5分钟,迷路3分钟,2个补给站各多用3分钟补给食物以及脚底伤,共计浪费将近20分钟,要借助这一段追回来。

 

事实上这8km追上了11人,其中8人是TTC的比赛选手,然后第4补给点没有进站,大约能算节省1分钟(其他人也可能不进站或很快离站),接下来的缓坡又追上5人——啊啊,终于有竞技的状态了!

 

最后的山坡看起来很小,然而一路缓坡变为陡坡,爬升还是没有尽头,噢,对了,这座山的起步海拔是1200左右,不像开始是1600,实际爬升一点也不小!一路慢慢在追近前面的人,然后听见前面的人说着各样的感慨。快到山顶时,诶居然又追上路总了!不可能,路总应该至少还有10分钟的领先优势,看起来状态一般,于是我们前后并没有分开,差不多在一起走。

 

走到最后的坡顶小路,开始横切,慢下来等等路总,心中只在想一件事:

这条路最初是谁走上来的?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如果李太白写完蜀道难,再来这条路,会有怎样的感想?

会不会也感叹“噫嘘唏,危乎高哉”?

 

应该说,这就是来跑越野的意义所在,花大把的时间准备,报名费也相当不便宜(国内均价是每公里10~12元,比出租车贵多了,关键还得自己走!).还要顶着日晒/雨淋,来到在山上自虐,为的是什么呢?

为的是一路的风景,那些路边和山间的花朵,

8d2ea35c1fab2519141960ef77ca60cb

在山顶上和大风车一起倾听风的声音,

e50bbaf92c0c5a6355bf2beb3d049143

在路上看见一样奔腾的内心,在起终点感受欢腾的人群……

65a554cb5e79d9daa018c8901048ed58

 

回头一看,路总正好也到了山顶,于是拍了几张。

b5478397442b6e2c1a5a7dec2a969bcb

[山在那里,路在脚下]

   

然后就是最后一段下坡直奔终点了。下坡是路总的强项,他又很快消失在视线,我则尽力不丢下太远。最后进入县城的水泥路,只剩两千米了。路边许多居民都出来喊“加油”!按理说应该可以狂奔,然而脚下的路面全是各种不平,两个脚底早就磨伤了,踩上去反应强烈。疼痛真是神奇的东西,上至野蛮时代,中至子曰诗云的戒尺,近至各种拷打,都是疼痛的力量。直到最近几十年的现代文明,疼痛基本已经只跟伤病相关,已经不再那么司空见惯。而疼痛的自然反应,一直无法避免。纵然我想狂奔,脚下会自然而然的“缩手缩脚”,根本无力对抗。该换鞋了,我想。

 

远远的看见了路总,步子明显也是收着的,是在等我么?于是追上去,路总说心率又飙得厉害,跑不快。此时一个拐弯,路边说:终点还有800米。

追,还是不追,这是个问题,感觉上我们应该在10名的边缘,不过此时反而不那么在意成绩了,能一起冲线其实已经是很大的幸运。于是一起匀速跑到了终点。

7018cf23c49b5edef05ec613c213c896

 

Part3【赛后】相遇

比赛结束当然是一起合影啦!李颖大神已经在终点等我们一个多小时了。此刻,跑完就是开心,现场也是各种的阳光灿烂啊。

3119be2120f3574c897d4b14d3e2ac04

[X-BIONIC水木老友队]

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都进了前10%,与第10名不到4分钟的差距,位列团队第12,错过了站台。还好赛前并没有站台的期待,倒也不遗憾。女生李颖紧随陶燕茹之后,位列第5,太强大了。

bf9fe187986517966b24d4e54ce8825c

[男生成绩]

 

d034b864e5ff343175b8f243a353158a

[女生成绩]

3a5fa6faa50b928c8b00beb3011d875e

[团队成绩]

 

排名第2的是向付召所在队伍,第3是姚玉舟、陶燕茹队伍。

 

然后取包返京,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遇到小河啦。去太子城的车堵了一路,也难得的在车上聊了一路,改签晚3小时的车也变得一点也不无聊了:)

0f63936652dbc9b28c417d802806fc7d

 

206c48f1abeedf001a1d2130ff646e7b

[仰望山川]

 

【小结】赛程与“技术分析”:

1. 去年50km除了倒数第二个下坡,路上几乎全程可跑,今年的路况对我来说就差一些,一定要备战越野路况!

2. TTC组前几名的男生不认识,但女生是一群大神:个人榜前四名是周瑞芳、姚玉舟、向付召、陶燕茹,接下来的第5名就是我们组的李颖,比我们男生快了1个多小时,我们妥妥的拖了后腿……

3. 去年是第一次跑50km,按照爬升下降做好了每个CP点之间的时间计算,事实上也几乎完全按照时间表行进,即正常完赛需要8个半小时。今年只是根据去年经验,结合缩减了一座山的赛道进行了总时间预估,大概能提前50-60分钟,事实上也是这个时间段(7小时33分),对自己的中距离越野的时间判断有了更多的自信。

4. 团队赛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无论走在哪里,都在想团队成绩的事情。这也是让我能坚持来比赛的原因,相比去年,路上的心态有不少差别。

5. 鞋袜:此次比赛没有穿X-BIONIC的袜子是一大失误。主要原因是袜子太厚,第一次穿着跑距离就顶伤了脚趾,于是50km不敢穿。跑完才意识到袜子那么长那么厚那么紧的原因就是防止碎石碎沙进入袜子里粘在脚底的磨伤呀!要不然,哼哼,抢回5分钟没问题!

6. 赛道补给:有运动饮料和水,各种小面包,有些地方有热包子和粥,还有小小的橘子水果捞——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啦,离站必带一个走,一路上都是心理安慰。

7. 成绩:第12名,比站台边缘的第10名慢了3分钟多一点,甚至从回忆和成绩的比较中,我能知道第10名的最后一个队员是谁,就是在“距终点3km”路牌之后不远,跑步超过我的那一位,而我那时被疼痛所困,并没有追上去。
    不考虑其他情况,仅是没有摔伤的条件下,我至少应该快10分钟,而路总正常发挥怎么也能快二三十分钟,压线站台本来是极有可能的。当然,这个假设没有意义,实际结果就是一切。毕竟其他队伍一定也会有他们的“如果……那么……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假设,只有接受现实,再继续拼博

 

比赛之后第二天晚上,就能以4分半配速进行排酸跑,可见路上的状态差,并不是肌肉问题,而是心肺和长距离耐力需要训练。上下坡技巧就更不用说,要想提升成绩,就要认真练一练。
482e1cdbb935cc28e9a19d4263e1798c

 

8. 比赛照片:照片均来自手机、相机、跑步维生素赛道照。这是一堆官方照片中,为数不多几张自己能看得下去的。

db7a842c27739a9b5fd7fbe0ac2da859

18501cd1f0afa80d1434d3e734aa2032

 

一直以为自己运动时还是一个少年,殊不知时光荏苒,现在妥妥的大叔了。而且终于知道为啥大家说我瘦了,太瘦没有质感,得锻炼,得增肌,而且有点被生活压弯了腰的感觉,要挺拔啊!

忽然想起去年的比赛,搜了一圈基本上没有我的照片,终点那张照片估计也是有女生一起过线才留下了印记。想想也是,一个跑得不快,又没什么亮点的大叔,没有多少拍照的价值,今年应该是沾了受伤的光,醒目的绷带收获了不少照片,哈哈,这算是摔伤之后的最大价值么?
成年人的世界可以同情别人,但不能奢求他人的同情,只有了解真相后的继续前行。

cbc55cd681ed58f38e736fbd1f12180a

 

 

十多年前,在家遇到一群嬉戏的孩子,无论小学、初中还是幼儿园,无论男孩女孩,都喊我“哥哥”,于是就自称“孩子王”。此刻如果长大的他们遇到现在的我,不会有人再叫我哥哥了,也未必认得出我,只会说:“叔叔,太舞小镇是要从车站这边绕过去走3千米么?”

 

今年因为出行限制,一年一度带宝宝来参加亲子赛也没有成行。不过之后肯定还会再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但是可以为孩子,为每年来崇礼奔跑的人,为记忆中的美好,打造一个绿野仙踪的童话O(_)O

fa411e6935d824301a208f1ac9918b24

c92dbd08c40f05e721059679dc2a9e00

 [2019.6.29·太舞]

 

感谢崇礼的辽阔的天空与山野,组委会对越野童话的编织,X-BIONIC的慷慨组队,以及队友之间的互相信任与支持。明年,我们再相约!

                         jiangzi作于2020.8.15-8.21

更新于 2020年8月21日

关联赛事